懶惰地借用余光中的詩「天空很希臘」當標題。其實,York位在英格蘭北方,往上就是蘇格蘭,初秋的北方斷斷續續下起雨來,那種斜飄的雨勢滾動著捲起落葉,加上陰沉的天空,以及紅磚石造屋宇,活生生就是姐姐我小時候在漫畫租書店消磨時光的薔薇臉頰系列言情小說的場景,如果還無法想像那種情景,想想那些以蘇格蘭高地為背景的電影,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法國中尉的女人」。


不記流水帳,記得York優雅的美麗,以及貪婪的腳步,還有一段事後一次次回味,方覺有趣的一段短暫趣味十足的跨國戀情。別緊張、別八卦,是別人的,朋友千里迢迢從台灣帶了一疊照片,還有我自倫敦就虎視眈眈的森永牛奶糖以及果凍。
十幾年前(想來應該也是旅行英國前一、兩年吧)朋友(就用S稱之)與一位住在York的華人男性麥克相遇於台灣,這相遇其實是安排的,S為了幫朋友的忙,勉強答應應付一下這位華僑,反正也不可能有啥結果。沒想到兩人一見如故,進而一見鍾情(這都在一天之內發生),一週內就決定訂婚準備廝守終身,但老天卻開了一個事後想來也不知是好或是壞的玩笑,S的母親就在同時間病危繼而過世。婚禮當然緩下來,麥克先回York,兩人開始書信往返延續戀情。

我不只遊山玩水,也同時考察公共建設,左側這個設備很有趣,他設在廁所,面板上三個按鈕,讓你如厠後,先按第一個按鈕用肥皂洗手,第二個按鈕洗手,第三個按鈕烘乾,
簡單三個單字,依序:Soap→Water→Air
當年暑假S利用長假飛到York,就當是婚前的彼此熟悉,孰知這樣的相處卻是一場肉搏戰,彼此的差異清清楚楚無可迴避,不僅是與麥克的相處問題,整個社區的保守以及歧視美國文化的驕傲感,所帶給她的窒息感(台灣一直以來就是受美國文化影響,尤其十幾年,甚至這趟旅行,雖沒像S那麼嚴重,但在住宿家庭也多少被指正習慣還有英語發音),S連假期都沒過完,可說是落荒而逃回台灣。
兩人無緣共渡餘生也許遺憾,但兩人並未惡言相向或是自此交惡,S知道我要到York,馬上交給我他們曾相處的照片、錄音帶,還有麥克小孩愛吃的森永果凍牛奶糖,交代我到York後打電話給麥克。可惜電話一直沒打通,最後錄音帶和照片就在當地寄出去,果凍牛奶糖很開心地接收了,嘿嘿嘿,事實上,之前已經偷吃了幾顆,在國外,那真是人間極品。
打完電話一陣輕鬆,一道彩虹在往市區的路上不期然出現。天色完全暗下來,廣場傳來琴音,是餐廳裡的演奏。

黃昏裡的圖書館
十月歐洲已涼,又是用餐時間,廣場空無一人,可這琴音太美了,一輪皎潔明月高掛,不捨離去坐下來,閉上眼細細聆聽,希望這一刻的氛圍能滲入體內,遺忘不曾光臨。面對著琴音來源處的落地窗,窗裡正在用餐的人,是否也不經意地想:這東方女子一人在清冷的戶外夜晚,閉著眼在想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