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2009

再聞Fado,千山萬水已過

純樸的葡萄牙,這應該是Porto,以酒聞名,黃昏歸來,竟有種熟悉的喜悅,也不過住了幾天而已。
潔傳簡訊:「國文90分,耶!」
故意閃過當天考試科目還有英文和理化。

左圖是我們到新莊Ikea,回板橋時走大漢橋,正中午12點,那頭貞子頭,是現在國中生的潮流,一直很想用暴力剪了它。
這孩子野了兩年,不知分數為何物,當姑姑的我,可以的話,對自己或他人,都希望儘量無為而治,不過,無為而治還是需要有些基礎墊底吧!基本上沒有很在乎分數,尤其這個時代,想要學習讀書,機會多得很,隨時都可以開始。

有機會陪她讀書,真的只能「陪」,上周她做測驗題,有問題的問題,幾乎都只能支吾其事無法明確給答,發憤找出國一下課本,天啊!這不就是我曾經準備華語教師考試的語言學內容嗎?

偶而回台北陪讀,不是為分數,而是希望她有機會體會為自己努力的過程,以及那種美好的感覺~~開始研究何為「基測」,何為「PR值」,目前還是以「天書」視之。

在本周周末開始成為全職書童及保母前(侄子乖乖暑假無處可去,小弟決定充分利用我的閒餘價值,丟回來一個月),偷空回到台中的午後,在沒有冷氣的房裡持續與暑氣對抗,還好南窗竟然還有陣陣涼風吹來,自從蓋了棟大樓後,已經很少在這裡停留,也忐忑著夏日南風將被阻斷。
身分待查的松鼠說:「好久不見,歐嘛嘛」。
這次的配角是Fado的CD,和在墨爾本假裝學生身分混水摸魚來的2009年墨爾本大學的學生筆記本
持續讚美行動網卡的便利,把NB搬到南窗下,皮膚雖然微微滲著汗,但真的有風,夏天的風,從大樓縫隙中灌下,放上旅行葡萄牙時買的「Fado」音樂,記憶中令人昏昏欲睡的南風,時分回到南歐午後~人,懶洋洋的,街,空蕩蕩的,~空氣的味道有點彷似,就缺了那吃得有夠久的午餐!

南歐的光線,就是這麼絕對,午後當地人都休閒去了,空蕩蕩的長巷只有旅人

看到金曲獎頒給張學友與「吻別」有關的獎項,這首歌真是紅啊,唱得很盡心裡,紐西蘭自助行12天,車上就一直放著這張唱片,簡直是唱到骨子裡去了,一車人放嗓使勁地唱著~~我和你吻別~~真是美好過癮。

Dulce Pontes - Fado Português~




吻別 - 張學友 2007


6/24/2009

就算「它抓得住我」,也終難逃嚴苛的時代浪潮

Fin.................

昨晚新聞報導,柯達公司停止正片的出產,其實這早在意料之中,這波資訊科技的發展,不是枝微末節的便利,而是全面地進入我們的生活。麥克魯漢說:「媒介即訊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改變我們的不是表面媒介所傳達的內容,而是媒介本身,它是人類意識的延伸。

柯達、富士、柯尼卡等台灣熟悉的三大底片製造商,關於停產這件事,除了富士外(也許也停產,只是沒聽到消息),三年前,柯尼卡也已經放棄這個消失得極為迅速的產品。那時,留下了下面的文字。
2006年1月19日國內晚間新聞出現一則消息:「柯尼卡公司(Konica)宣布停放棄相機及軟片的生產」,這則關於「可能消失」的新聞比其他正逐漸從生活中不見的事件,帶來更深一層的感傷。當人們不再收到灑著金粉的聖誕卡片時,開始出現可以隨時刪除的電子賀卡,這同時也逼使生於五、六十年代的人開始不得不笨拙地拿著CF卡在照相行選洗照片,然而隨之而來的最大夢魘是,得定期防潮處理封存的底片及幻燈片的繁複手續舉動,在電子相片成為主流的當下,成了令人心酸而尷尬的自嘲心境。
使用膠卷正、負片拍攝這個行為,自在新加坡遺失單眼Nicon FM機身及望,遠鏡頭後,停了下來,這一停就慢慢接上數位浪潮,驚覺這將是一波無法回頭的發展,雖有朋友還再堅持,甚麼粒子、色澤、解析度的,可是當出版社、沖印公司等上、下游相關行業也棄守時,堅持似乎也變成一齣荒謬的存在。

至今還留有一顆不知如何處置的35釐米nicon鏡頭,和這卷才買下就派不上用場的200度柯達底片,他們靜靜地躺在防潮箱裡,哀怨地看著Canon400D和sigma鏡頭忙碌地進出,甚至連防潮箱都不進了。

堅持對我而言,已經沒那麼神聖了,Canon400D是在忘年妹勸說下從變節的,sigma鏡頭則是跟著素琴的配備,而最近正準備敗Lumix一台準單眼隨身機,老實說,Lumix,還真是不熟呢。

話說李立群幫Konica拍的「你抓得住我」這支廣告,還真的幫Konica打下不少江山,那時的彩色軟片市場還是柯達和富士鼎立,只有要拍黑白照時才會買Konica,回味一下這支廣告以及這位傑出的演員。



我說…,人為什麼要拍照?
人活得好好的他為什麼要拍照?
喔…到底是為了要回味兒。
回什麼味兒?
回自己的味兒 回自己和大家生活的味兒 回經歷和體驗的味兒 
回感受深刻的味兒 回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的味兒

什麼樣的照片才叫好呢?
拍得漂亮拍得瀟灑拍得清楚拍得得意拍得精彩拍得出色拍得深情
拍得智慧拍得天真浪漫返樸歸真 拍得喜事連連無怨無悔
拍得恍然大悟破鏡重圓拍得平常心是道拍得日日好日年年好年
如夢似真止於至善!
我的天啊!什麼軟片這麼好啊?
啪啦!KONICA COLOR!
它抓得住我 一次OK!

6/22/2009

「沒有人會在冬天去望安島的」~那年,我們去了~

澎湖望海的魚們~

生活中到處充滿了過去的線索。 一樣50米深嵐的早餐,繼續翻閱陳昇的「風中費洛蒙」,帶書到早餐店不是為了看書,而是為了搶不到蘋果、中時或自由這幾份報時的不時之需,今天這篇《黑水溝》出現這句真的在冬天去澎湖時,澎湖人會對你說的:「沒有人會在冬天去望安島的」。 其實嚴格說來,應該是:「沒有人冬天會來澎湖玩的」。

6/20/2009

今晚不吃牛肉

原來真有天草在鄉美術館 http://azma-redbox.com/

博物館是個很奇妙的地方,你可以在有限的空間裡,遇見可能的無限,當然,最好是帶著無所為的心。

「天草在鄉美術館」,根本就是創造出來的地方,這樣的館名,尤其是在虛虛實實、隨處可見創意的博物館裡。在拍下電腦螢幕的同時,我想它是虛構的,也同時想:喔!真的想去看看,以漫步的方式靜靜走入。

在國美館地下室「數位藝術方舟」展示區一隅的電腦螢幕上,撇見「天草在鄉博物館」的頁面,總算不空手離開這個展示區,「輕度」,一個空洞的數位展示,無法避免地陷入數位展示最難逃脫的局面~~文字詮釋永遠說得比物件多,而物件,還不如生活來得更讓人想像。

有限的人力,國美館永遠無法充滿所有的展示空間,不過離開地下室,我也只在一樓逛了個大廳,閉館時間就到了,不過這裡感覺很人性,隨時都可以進來銜接,沒看到多少展示,是長舌地和服務人員聊起天來。

楊劍平《太遠》,對男性中年危機的嘲諷性詮釋,那個危顫顫的裸身軀體,近看是淋身漸融的捏塑,很傳神,就放在入口大廳,圖片來自國美館網站。~「講‧述--2009海峽兩岸當代藝術展」

這個更精采,郭維國作品‧有兩幅,這一幅名為《戴斯不拉多先生的皮鞋花車》,另一幅名為《漂泊郎君的異想》,以第一人稱自述中年男性的慾望。圖片來自國美館網站。~「講‧述--1009還峽兩岸當代藝術展」
講‧述—2009海峽兩岸當代藝術展」和與公共藝術展示有關「奔牛節」(CowParade)無處不在的牛隻,是離開前輕描淡寫而過的兩個展示,前者應該是博物館目前的強檔,只看了幾個物件,但確實是值得再去瞧瞧,至於由館內延伸至戶外、跑到綠園道上的牛隻~從經國道至美術園道~,就當作是不期而遇的遊戲好了,這四處散布的牛隻,應該有百來隻以上吧。
拿著青銅玫瑰花這隻獨角獸牛隻,個人極為喜愛,充滿強烈故事性,尤其映襯當天午後風雨欲來的天空。
可憐誠品門口的牛隻,不僅被書壓,看一旁工人忙著修補,就知這件公共藝術被「欺壓撫摸」得多嚴重。

好一個小花牛逛大街。

6/17/2009

有你真好

就是這支行動網卡,雖小,卻大大自由,忍不住說~~有你真好。

像我們這種老一輩的人,各種生活消費如無意外,「公營機構」絕對是首要選擇,對於新事物總是抗拒到無可退路才會投入,近幾年退得最徹底的就是台鐵和國光客運,要不是被氣到不行,哪會投靠早年被稱為「野雞車」的私營長程巴士,儘管目前這兩個單位面對競爭已經有所改善,可惜消費習慣定型了後,除非現在提供消費之對象在服務上有所缺失,否則,是很難再回到過去的選擇。

「和欣」是我往來台北、台中之間的主要交通,雙排座、個人頻道、相當多的熱門影片選擇、座位舒適,一開始來回優待票650元,比自強號火車票便宜多了;最近,就在生活有了些關鍵性的轉變,有更多機會需要北上後,哈哈~~,非假日票價竟然降到單趟150元,國光更便宜,80元,不過就如前述,兩小時車程中,「和欣」提供的附加服務是值得的。

交通之外,為了回台北能上網,可是使用頻率又不高,於是老人家認真考慮之前從未想過的「行動上網」,退掉家中歷史悠久的「中華電信」ADSL,上網找到一位想過戶「台灣大哥大」行動上網800專案使用者,這樣做主要還是預防未來若使用不是很理想,至少只剩一年的綁約期,而且還不用花錢買網卡,這網卡要四千多塊呢!

有次已經回到台中朝馬,竟然大雨如注,還好有「它」,就在候車室上網聽歌等候雨停。

還有~還有,這更方便,這次北上,就直接在車上「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一眨眼功夫就到台北了,視時間如無物,怎能不愛「它」呢!

五月使用至今,可說如魚得水,家中少了一堆礙眼的線路,帶出門工作也不用擔心能不能上網,重點是速度比原先的ADSL快多了,現在看youtube影片省了很多時間,無需受限於場所,確實在使用上帶來不少樂趣。

五月這次的過戶交易本來暗自竊喜還算有點小賺頭,至少在網卡部份省了好幾千元,今晚飯後散步途中看到台哥大行動上網新方案,竟然網卡只要0元,看完中華電信要開始想方案招架了。不過若照此行銷趨勢,到時候使用者眾,線路可能塞車,進入「龜速」的寒冬期?

左手邊那個黑黑的插在USB槽上,基本上收得到手機的地方就可以上網。

6/15/2009

有何不可?


音樂,是理當走在創意前端的藝術產業,操作上卻意外地「老梗」滿天飛,俯拾皆似曾相識,難以在低迷的唱片業中激起買氣的漣漪。」(袁世珮,聯合報,2009/06/08】。

6/09/2009

寂寞暫居Woodstock 99

只是因為無聊,愈來愈喜歡這些市招,還有密密鐵窗內的顏色及味道。


也許因為寂寞
你隔著牆咕噥著一連串模糊的叨絮
聽不清楚 問號一點一點沉入
終於倒轉 錨似地墜入深海

也許因為寂寞
一次次錯過班機 我說我忘了
找不到可以信服的理由離去
一天天 忘了來處 也忘了為何留下

溫柔的 騷心的 棄守的 想念的
寂寞難耐的氣味 日復一日召喚著
總在凌晨十二點半最後一班地鐵上
我們靜靜垂目
以萬分之一的交會餘光
照亮盡頭黑暗
在Woodstock 99 潮濕的心
寂寞蔓延 濃黑如稠

也許因為寂寞
我們暫居Woodstock 99
都忘了離去

~~~~閱讀陳昇《風中的費洛蒙》之〈Woodstock 99〉有感


去圖書館那天有點趕,沒辦法如往一層層地翻弄、一頁頁地戲耍。匆忙中想說就借幾本九把刀的小說看看,了解一下他的盛名所在,結果發現果然粉有名,所有他的書全部都「已借」,而且本本也都先是後面有一堆人等著預約。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也是這層樓借過陳昇的《布魯塞爾的浮木》,其中很閃光的一段文字~~我有六份地圖,卻在找你的途中迷了路了~~說到這,耳際突然想起名揚四海的「~愛一直在閃亮~」果然最近猛攻音樂,算是有了一點累積的效果。

這把年紀,想在心裡或腦海裡留下些甚麼,只能靠不斷的有意或無意的repeat加深腦部的漸層,想依賴死記功夫,那就如同彈珠落在泥土地上,必「彈」無疑,盲目亂飛。靠,又扯遠了,隨著這閃亮光出現的文句,我借走圖書館所有陳昇的作品。

此刻,在50米深藍的早餐店等待早該出現的忘年妹,看來她是不會出現的,我在培根蛋餅和咖啡之間,持續閱讀《風中的費洛蒙》。陳昇的文字畫面性很情,有著微妙的文青氣息,但更見血肉,甚至有某種很草根的直率,關於「疼惜」這樣的情緒。鮮明的畫面,具象的情感,故事性很強,直接就可以拿來分鏡。

這次的隨機15本書~~~

陳昇→《風中的費洛蒙》、《鹹魚的滋味》、《寂寞帶我去散步》、《9999滴眼淚—那些跟青春記憶有關的美》。

《班雅明作品選 單行道‧柏林童年》~關於城市與人,閒逛者的角度,努力瞭解中。

李茶→《寂靜之外 ECM的聲音》 。~~似乎粉久前讀過,再確認。

音樂事情~~偶然與巧遇之間,看到有入圍此次金曲獎的「自然捲」,原來也是操勞很久的樂團,人家也是有著不少死忠樂迷的音樂團體,那些媒體別再說沒聽過,是自己淺見,卻說池不深。

廖偉棠→《黑雨將至》~~詩集,名字有點耳熟,寫到這兒,想起,是在巧遇與偶然這篇,http://quietwalking.blogspot.com/2007/06/blog-post.html。 但還是不知道他是誰,無法定位似乎已成社會顯學,到處跨來跨去,甚麼都可以mix,這似乎已成趨勢,其實我還蠻喜歡看這些衝突和激盪的發展。

卜洛克偵探小說→《繁花將盡》、《到墳場的車票》,是的,我迷上了這個紐約私家偵探,在契而不捨改變閱讀心態後,總算讀出滋味,基本上,每次至少要借個兩本,他在這個特殊的閱讀圈還算有名氣,所以偶而也有些作品被借出,但也還好他還寫了不少,還有所選擇。

還我本來面目—如何接納自我和欣賞生命》~~這種自我激勵、關於心靈成長的書,基本上被拿取的比例不高,因為不小心瞄到封面推薦人有李安,那就捧捧大導演的場囉。
一個人住の的愜意生活》、《老屋增值裝修事件書》、《整修預算完全上首事件書》、《創意收納櫃實例集》~這是為最近想整些屋子而借的應景書,但似乎幫助不大。

6/07/2009

我是雷光夏~尋找雷光夏‧關於時間

早上的音樂拼盤--, Kistoives de Rues ~Jean-Paul ALBERT 鄭華娟的招牌歌 流浪到淡水~驚覺金門王的歌聲情感怎如此深厚動人,好爽,大聲跟著唱「媽媽請妳也保重」 我是雷光夏 ~~音符一旦流出,就只有它了,這樣的聲音、這樣的音樂,之後,哪去了—雷光夏。 情節‧詞曲:雷光夏
十二月的陽光下 我轉頭看你的側臉
你的聲音有如蕩漾在微風中的一首歌
啦……
你一定全都知道
你一定全都不在乎
就這樣回過頭 晴朗地一笑
你一定全都知道 你一定全都不在乎
就讓我無聲地 嘆息
百度的視頻~CD版‧嚇死人,什麼都有。箝入一直失敗,用連結吧
youtube 現場版
時光悠悠 幾曾在乎誰 對你,我若即若離 有時青春飛揚 有時困頓暗夜舔傷 有時為一抹微笑而忘了微笑之外種種 有時棄守 或是在乎 或是賭氣 或是懊悔
最多的是現在 在髮間出現霜白 在視線頻繁地進出找尋焦距 在恍然若失不知該前進或後退 之際
我想 我是在乎你的 此刻 2009.06.07, 十二時四十分 我是如此地清楚地 看見消失的過去 有盡的遠方

備註 找到雷光夏,原來在愛樂電台主持。 http://www.e-classical.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