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2017

D6 9/8 manali-leh(五),夜宿keelong。


十點的巴士,想到可以好好吃早餐喝咖啡,ˋ就旅行的節奏裡,這真是好的開始。七點多急急走到昨晚找到的店面,是開店了,但不賣麵包,一早賣的是類似套餐,當場現煎現炸、咖啡之類的,看排隊隊伍,沒耐心,回民宿吃我的酥片。

12/06/2017

D5 9/7 嚴整以帶準備面對明日兩天一夜到列城的公路行


不知是moonlight GH地勢收訊的關係,還是manali整個區域的問題,總之晚上幾乎是連不上線,不管是民宿或是我自己的手機,但有意思的是白天就上網無礙,所以,後天抵達列城後的諸多訊息,只好今天白日抓時間看看。

12/02/2017

D4 9/6 Vashisht


6點多就醒來了,到了年紀的生理時鐘似乎已經固定下來,包括起得再早,早餐還是要在8點半以後才能貼近沉澱的心情,這就多出來兩個多小時,感受Manali山頂清晨時光是好的一日之計。

11/22/2017

D3 9/5 To Leh 的中繼村~Manali


一夜好睡,醒來窗外已經是全然不同的景象,雲霧從谷底升起,淌流在山谷人家間,心情頓時輕鬆起來,對Manali有些小期待。

11/10/2017

覓房--三選一


雖然不在顛沛範圍,但生命流轉,卻也多多少少難避。

D2 9/4 夜間巴士,Manali, 一個月的北北印正式啟程


知道年紀大了,容易掉東掉西,很努力地在備忘上下手,但才第2天,就開始掉東西了,以及注意力渙散。

10/28/2017

自拍


自拍不是因為找不到人幫忙拍照應運而生的嗎?

10/23/2017

D1 9/3 新德里火車站就是一個迴圈

這趟旅行無心插柳所在~瑞詩凱特 rishikesh

台中--桃園機場--香港(轉機)--印度德里
宿:Zostel Hotel

10/16/2017

D15 趕晚離開前感受舊金山的週六

歐美的周末,一定是要空下來逛市集的。今晚九點的飛機離開,算算天黑前還是有一整個白日可以做臨別的回眸。相較市區的市集,柏克萊應該是最接近我的喜愛,但這裡沒這麼早開始的,所以早上時光還是往觀光客集中的渡輪大廈,近午再回柏克萊。

10/15/2017

D15 西灣、卡斯楚

 
簡單的註記裡寫著今日去了這兩個地方,但不知是否如此,看照片,知道又坐上公車,想想,在舊金山無事隨便搭上一輛車,隨他走,看心下。

10/14/2017

D14 史丹佛大學


來了柏克萊大學,怎能錯過史丹佛大學?但這學校就有點距離了,還須搭火車,剛從印度回來,再怎樣的距離都比印度的Rs100嘟嘟車要近多了。

8/30/2017

行前歸納中

這些年旅行底層裡其實是有些被迫出走,記得是出發前個周末,突然想好好吃頓早餐,就想到《食光》,這裡總是客滿,非假日提早,在沿廊玻璃窗旁落座,不想上網,隨手拿了這本蔣勳的著作,這段文字,觸動了旅行途中某些片段,然後對即將迎來的印度有了些動力。

剩幾天就要出發印度,今天出門處理了平安險、行動下單。後者原本不考慮,股票就跟人生一樣,起起伏伏,最後如何隨緣分。

對著整理清單,竟然刪了不少項目,這都拜網路之賜,最明顯的就是書本還有筆記本。隨身書一直就是有時帶有石不帶,但現在有電子書,真的需要隨時下載,至於筆記本,這一兩年熟悉了雲端後,文書資料完全一鍵先上傳再說。

而筆記,可離線的keep完全是我這一兩年使用最多最愛的,這些上手都是被迫的,因為以前還可以帶小筆電出門,小筆電淘汰了,隨身硬碟的資料再也無處可讀,這些網路應用程式都好用,但對上了年紀之人,有很多時間可消磨,無須這麼便利,通常都是透過客觀環境改變,被迫學習,但上手了,真好。

還有錶,有了手機誰還代錶,怕電力出問題,於是昨天也首度購入了行動電源。

應該還有更多更便利的,此行正好可以慢慢地還熟悉。

8/29/2017

D13 加州科學博物館 Haight St


今天的檔案照片,直接進入主題加州科學博物館,除了一張早餐照外。這段時間出遊,博物館有點像是必修的功課。

D12 Walking 腳踏車騎金門大橋 Sausalito


昨天之後,到舊金山市區再也沒搭地鐵,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地點,等待免費的car-pool,就是共乘。

8/28/2017

D11 搬到柏克萊大學


舊金山市區的旅館住上幾天的費用,完全超出預算,最後竟然與住在柏克萊附近的一位華人太太聯繫上,雖然每天來到市區需要通車,但也在可接受範圍內,還有,就觀光點來說,住在舊金山,也有一天要來柏克萊吧

8/27/2017

D10 渡輪大廈—移動找房、Mission街 Valencia St~下半場


應該是往西的整塊區域,一整天都是用走的,最後走回市區,完全不覺得累,應該是視覺應接不暇,忙到不行,總之,彎進每條小巷,幾乎沒有一條不被塗染。

D10 渡輪大廈—移動找房、Mission街 Valencia St~上半場


總算又走到這步,大概也是我和忘年妹想都沒想到的。由於這次是住忘年妹留學生的房子,但只打了一把鑰匙,有時忘年妹和姊姊有自己的行程要走,我必須配合他們的時間回家,但中間總有幾次聯繫不及,總之,每到黃昏就感覺煩躁。

8/25/2017

D9 渡輪大廈—Fort Mason


忘了這隻貓是留學生養的還是附近的野貓,但被伺候得很好。出門前先陪著玩一回兒。公車駛過鐵橋回望,金銀島看起來好小。

8/23/2017

D8 散策~晨走、加州科學博物館、大道漫遊

ps. 寫到後面,照片與行程表對不上,原來D7這天不知幹嘛去了,沒有拍下任何照片........。所以這裡就是舊金山公園無誤。


原來住的的小島是「金銀島」,不是「惡魔島」,差太遠了,惡魔島應該是在紐約吧。

D6 不知所謂的一天--唐人街、波卡拉咖啡館


國外的除夕,忘了那時有沒有聽林宥嘉的《唐人街》


沒有拍很多照片,想來應該是晚起了,然後又跑到唐人街用餐,之後去泡了一家咖啡館,有印象為了拍張照片,因光線作後依然沒有成功。


今晚有留學生的聚餐活動,但已經過了這樣的心情,拒絕了。

這裡再來點首林宥嘉翻唱的《不知所謂》


8/22/2017

D5 門牌不只是門牌~2


 有些東西只能欣賞,因為環境的氣質不一樣,文化、思想、空間,都是無法複製,只能精神上的內化,成為自己的獨特。

奇怪,感覺拍很多啊,為什麼只有三張,找時間再補上。

其實,會不會我太少見多怪,也許在這些大國,每個門牌都是這麼自由的。




D5 藝術學院、當代美術館~1


可能形成來得匆促,於我,舊金山沒有甚麼非去不可的地方,來這大都會,大概就是迥異於台灣的生活氣息,一切舒適得沒有很起伏,但也還不算無聊。

8/21/2017

D4 唐人街、城市之光、北灣、39pier~2


還是年前,唐人街人潮多到不行,彷彿還在台灣似的,這裡的牆面壁畫很吸睛,但透著官方宣傳的意涵。

D4 唐人街、城市之光、北灣、39pier~1


到底是去唐人街吃早餐還是中餐?之後,幾乎每天都要來唐人街報到,而且,這裡的食物還真好吃,尤其點心。

8/20/2017

D3 風雪中斷深入優勝美地


原本繼續往優勝美地國家公園其他景區前進,但上路沒多久,雪愈來愈大,這些人都還是學生,明天都還有事,擔不起被雪阻斷在這裡的風險,所以決議還是回頭回舊金山。

D1~2 突如其來的舊金山一抵達就到優勝美地


一月底,這趟旅程來得很突然,忘年妹突然想去看在舊金山唸書的姐姐,她姐姐就是之前和我一起去義大利的旅伴。來得突然,但當地有住、有熟人,且舊金山就旅遊地來說,吸引人,友人安排好好的,何樂不為?

8/17/2017

旅行的質量變異

打包行李已成為旅行處裡事項中名列前一的事情,為解決此困擾,提前每天一點點整體,用時間稀釋厭煩,有點奢持,但是個方法,反正現在最多的就是時間。

才清理到貴重物品這項,發現有幾樣東西,已經要從項目東剔除。
1. 備份證照及重要資料:以前會用附件的方式,從雅虎A帳戶寄到B帳戶,現在就傳雲端,或用line給家人。

2. 信用卡及金融卡:最早期還有旅支這東西,記得上趟印度行,換旅支還要到特定地點及銀行排隊。之後的國家就完全鄙棄這項囉嗦的事情。之後多了金融卡提現,非常好用的備案,甚至比信用卡好用。

信用卡有遺失風險,一旦遺失,太容易被冒簽,但金融卡沒有至少有密碼這道關卡,就算密碼被破解,原則上出國這個金融卡戶頭不會放太多錢,需要再上網從其他戶頭轉帳。

以前基本配備是金融卡和信用卡各2張,這趟正在思考不帶信用卡了。

3. 10吋小筆電:不帶,以為平板取代。

4. 紙本筆記本:以為google的keep取代,但還在猶豫中,要不要帶著蓋紀念章戳之類的......。





8/15/2017

odbo,物超所值的物件


翻出這個odbo包包時,一股霉味沖鼻而來,不只味道,皮件上點點霉斑,金屬環扣浮著綠色鏽蝕,它早該在三年前就被廢棄,除了不捨外,當時找不到如此好用的替代品,就先被著吧。

7/28/2017

D13 ~14 匆匆



一早又被地陪擺道,行程安排的市區觀光,竟是送我們一處gift shop,看完還要我們自己出錢回旅館,火得我和好友看都不看回頭就走,這地陪每次都擺著一張無辜的臉,最後在機場竟然還給它小費。

十二點二十分抵達長沙,吃碗麵、睡覺、換美金,蓉園順風堂的菜還是好吃,彷彿回到家似的。晚上則逛商場,佐丹奴、遠紡在這兒是名牌。

14日,在大陸最後一天,早上去湖南博物館看了馬王堆,看到前日報上剛出土的噎死女乾屍就值得。當然買書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忘了其他,好像有一本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D12 天子山-今鞭溪-寶獅寨


行程縮短了半天,大家都有心理準備趕。這山莊服務甚差,不給小費,由於一點小錯誤竟追著我們要毛巾,原來有一友伴拿到其他房去了。


七點出發,五十分鐘左右到武陵源風景區準備前往天子山,地陪買票拖了近20分鐘,不明原因何在,負責的朋友一直很擔心整個行程,大家一旁安慰,天黑得晚沒關係。

事後瞭解是地陪想賺差價,在售票處等其它團湊團票,我們這群慈眉善目的婦女團心真好,一開始是很火,後來竟配合他玩起躲人的遊戲八點十五進入園區。




這裏的特色就是這些奇岩,冉冉說,以前美術客和老師爭辯國畫山水都是騙人,那有可能風景長得那樣,這趟大陸行,這女孩總算瞭解真有這樣的風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真諦應該就是在這裏吧!」

賀龍公園實在沒看頭,纜車上來主要是看西海,但為了讓遊客這趟纜車上來有值回票價之感,應湊了些莫明其妙的景點,例如讓遊客穿解放軍的衣服和坦克車拍照,還有飛機呢。

十一點下山,還不餓,但實在是熱得受不了,要找個地方坐坐。車到一個很好聽的名字「水繞四門」,可我們在這吃飯可又和大陸同胞不爽了,一碗飯要我們五元,坑人,還利用兵荒馬亂故意多算。


金鞭溪,有人想放棄,不過無退路,旅遊書介紹得很美,不過親臨實境和我們的杉林溪差不多。行進中,有小還走過來唱山歌,陪著你走,先別高興,是要給錢的。







金鞭溪走了將近三小時,馬上就趕纜車上黃獅寨,已快黃昏,在黃獅寨大概待不了多久,還好黃獅寨的主要觀賞重點與天子山差不多,大同小異,所以就算時間很趕,尚無遺憾之感。


印象深刻的是嘹亮的少數民族的歌曲演唱,好像就是在下面這張入場券上的雕龍畫棟上眺望引嗓高唱。 

六點下得山來,以160元請地陪張羅晚餐。晚上閒聊,原來張家界早已色情氾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