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多久遠方才會出現煙塵,出現陌生的面孔,就僅是一、兩秒 之間,也足夠期待,關於西藏,總是先浮現這些模糊的身影。
西藏歸來,有人寫著很想念拉薩的藍天。
關於我在這趟旅行中「藍天」那塊拼圖,其實出現得更早。
平地突來的一場鬆軟新雪,有著不同於高山覆雪的清新。
川藏公路從稻城前往德榮途中,是前夜突來一場大雪,或是高原空氣稀薄所致,雪白大地延伸之上的是極薄、極透明的藍,連帶整個空間都覺輕盈;出發前看到不少帶些特殊鏡片強化顏色的建議,除了懶之外,不懂何苦在獨透的麗質天生上塗抹齊一的胭脂,可惜了這四千多公尺高原的本色,這千辛萬苦跋涉,當然是天然的尚好。
大昭寺旁的八廓街,鎮日人潮不斷,要來,愈早愈好,少了像我這樣的觀光客來探頭探腦,不過這趟已經照得少了,連正面都不太拍了。
這裡見藍天不難,但拉薩的藍天,還真的不是我對它的第一個印象。在哪,平視過去的整個藏族色彩,塞滿所能極盡的視覺,不管逆向或順時與轉經的男女老少一起,如同被包覆在流動人潮中,一條亙古的潮流,不管住在哪家民宿或賓館,走出大門,自然地就被吸進這個沒有起點與終點的圓圈圈裡。
此刻,坐在久違的書桌前,悶熱的空氣抵拒著一場下不來的雨,,蟬聲顯得更加的騷動,西藏的旅遊旺季也正開始,三、四月時還白了頭的山頂,不知還剩下多少殘雪。而當有意無意地憶起西藏,不管窮山惡水或是遼闊壯麗,總是在此背景之上浮現出抵著勁風的模糊身影,雖然隔著車窗,彼此有著模糊的面貌,眼神也很難交會,但車輛急駛而過、迎面的那一霎那,卻透著強烈的情緒張力。
2 則留言:
嘿,情緒愈錯縱複雜,寫出來的旅遊文字愈好,寶姐的西藏行,文字裡有股透徹的能量~
太多的心情故事,相似如同風景,久了,竟模糊得隱隱作疼~
有些心情現在似乎來愈遇懶得用文字描述,
主要還是總無法那麼精準地描述,
這時候就覺影像的厲害了。
前次回台北本來想去買台北電影節的套票,結果到兩廳院發現只在幾個特定點發售,就買了幾場七月的演出~~
電影節就看隨性隨機了,其中有一部蜘蛛女之吻,似乎也是很久以前的影展影片,威廉赫特好像也是因為這部片受到注目~
離開了西藏,風景之外的西藏才漸漸引起興趣~總算感受到某些現況的無奈和殘酷,但也只能同理想像~~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