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有像今天這樣,啜飲著咖啡,仔仔細細地閱讀晨報,報紙更是難得地沒有觸目驚心的首版,或是令人倒胃的政治新聞,反倒有幾則令人發想的新聞。
「我是中文系不是字典系」,中時今日關於facebook各種五花八門的社團的報導,其中這個社團簡直是說到我的心坎裡了,原來不是只有我一個人有此困擾。
加入社團、也是中文系畢業的網友君君說,朋友每次遇到不會念的字就問她,如她不會就被說「你是中文系耶!」,「這種被當成字典的經驗,中文系的人都討厭吧!」中時/唐鎮宇/台北報導
我以前碰到這種情形,懶得多說,總是開玩笑地回說:「你搞錯了吧!我是邊疆民族學系的。」這個社團的圖示改編「葉問」海報,寫著「莫問」,不錯、不錯,中文系也是有幽默感的。

還有一則是曾有的一塊過去場景,又要被剷掉了。
「重建街」是淡水僅存唯一的老街,端午節過後就面臨拆除命運。當地居民在「臉書」(Facebook)上號召上千網友,今日下午四點「站滿重建街」合照,風雨無阻,為百年老街留下最後一道身影。中時/朱立群/台北報導
繼淡水小火車被拆除後,重建街也將在端午節後動工拆除,記得趕淡水最後一班列車,那張紀念郵票還在,「站滿重建街」不是本人風格,但看看吧,也許還是會抽個時間留下最後一眼,送行去吧。
關於記憶場景的消失,這棟建築相對之下,似乎幸福多了。
被視為台灣大學重要歷史建築的「洞洞館」,其中兩棟即將於七月拆除,原址改建為人文大樓。台大學生感懷之餘,模仿電影《送行者》為往生家屬洗身的儀式,花了四個月的時間洗淨建築的每一個角落,用抹布擦遍每一片琉璃瓦,二十九日舉辦肅穆的
「告別式」,送洞洞館走完最後一程。
「送行者」中的「淨身、妝點、告別」,為的是讓生者面對即將消逝的記憶的恐懼,並再次認識亡者。
他們將從洞洞館身上拆下來的物件,在三層樓的建築上策畫了「洞洞館計畫」,看文字上的報導,好美的送行,展至六月廿八日,地點為台大舊哲學系館。
其實今天中時的頭版是iPhone 4G即將上市,為何我這不追求3C創新產品的人,對這消息竟然敏感起來?因為最近計畫要來買手機,但基本上用途只在接、收聽的人買這~~~太浪費了吧!
蘋果iPhone4G即將亮相,通訊行業者表示,加計水貨,全台蘋果第三代iPhone已銷售超過三十萬支,保守估計,約有三分之一機主會為了搶鮮,在年底前換機,屆時將有近十萬支iPhone舊機流入二手市場,棄機潮一觸即發。是的,我就是想撿二手機,可是忍不住再重複一句--但基本上用途只在接、收聽的人買這~~~太浪費了。真的還是浪費,但理由有二讓我考慮買iPhone二手機,一是目前在用的這支實在爛到不行,其設計完全超出「我」的超做邏輯,物極必反,讓我思考決定徹底升級一下level,另外一個理由是,從報導中看來,哇,價錢也「落」太大了吧,基於無法根除的貪小便宜心態,決定深入觀望。
從事二手機交易逾五年,北市某通訊行老闆小P說,自傳出4G將上市消息後,要賣第三代iPhone(包括3G及3GS)者,只能用「暴增」形容,其中不乏品相良好,幾乎九成九新的超新二手機。
還有,聯合報上洪蘭從科學的角度,研究追蹤腦部的活動:中年其實是人生的顛峰,這篇真是深得我心。
這個實驗證實了哈佛大學以前看到髓鞘會隨著年齡一直增加的發現,這所謂「中年的智慧」(middle aged
wisdom),也跟「柏林智慧專案」(Berlin Wisdom
Project)所得到的結果相似。「人到中年」並沒有那麼灰暗,相反的,實驗指出中年其實是人生的顛峰。
只節錄這段比較白話的,關於科學的研究,我其實也是跳著看,很奇怪,有些關鍵字很自然地自己就會自動跳出來,在適當時候輕輕地拍拍你的肩膀:加油。
接下來就是不太有關的閒聊,關於周杰倫和劉若英以及之前才去過的北京,就另闢文再聊,最後有一則很感官衝擊的展示,一張圖片勝過千言萬語,覺得很棒,不過電子報上找不到這則新聞,記得是一隻北極熊吞噬歐巴馬。